韩熙载:一代名士的夜宴穷途
来源: | 作者:子禾 | 发布时间: 2021-05-17 | 2852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辑/苏瑾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关注。这幅令人称道的画中精品,历经千年流转,仍能妥善收藏,实属不易。据清《石渠宝笈》记载:该画本入清后曾归藏清廷御书房,并钤有若干方鉴藏印。前则有乾隆皇帝一段题记,并存有南宋时的行书残缺题语。溥仪出宫时携带此画并将其变卖,此画在民间辗转。

1945年,抗战胜利,画家张大千在琉璃厂偶遇《韩熙载夜宴图》,当即爱不释手,以500两黄金的高价购得。此后张大千移居香港,该画一直带在身边。1952年,张大千决定移居巴西,同时拟将此画售出。当时政府对流落海外的珍贵文物高度重视,在政府高层指示下,组织秘密小组赴港收购散佚文物,最终《韩熙载夜宴图》收藏至北京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有较多摹本流传于世,除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中国三峡博物馆等也有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韩熙载夜宴图》展示了南唐官员韩熙载在家中宴饮歌乐的景象,真实再现了整个夜宴的场景。该幅画作构思精巧、人物刻画细腻、画面雅致清新,在故宫所藏书画珍品中亦属难得。韩熙载作为画中的主人公,他的生平事迹令人唏嘘。

 

末路途穷:忍将夙愿付声色

 

韩熙载生活于五代十国的乱世,本为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他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韩钧曾任太常卿,祖父韩殷任侍御史,父韩光嗣,任秘书少监、平卢节度副使等职。韩熙载少有大志,以文才出名,时人评价他学问精赡,辞气亮直,本以通识,济之奇文,“文学、音律精通,审音、能舞分书及画。韩熙载平生所撰诗文颇多,也富有才气,在《全唐文》、《全唐诗》中都存有其诗文。

世事无常,因其父被杀,韩熙载避乱于南方,先后历经南唐烈祖、元宗、后主三代。前主李昪未予重用,但与中主李璟相交较深。李璟还是太子的时候,两人就经常谈诗论文。继位之后,李璟提拔韩熙载为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赐绯(红袍)。按照规定,六品员外郎没有资格穿红袍。从此可知,李璟对韩熙载特别看重。之后,韩熙载多次升迁,担任中书舍人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从此之后,韩熙载得以参与朝政,一展抱负。韩熙载也并未辜负李璟,对国政提出多番建议。他有着中国古代读书人典型的恃才傲物、刚直不阿性格,且不拘礼法,藐视权贵。因为性格和政见不同,他得罪了宋齐丘、冯延巳等权臣,此后宦海沉浮,几番坎坷。虽然仕途不顺,但韩熙载并没有放弃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的抱负,而另一方面,他审时度势,反对南唐盲目北伐。

作为将门后代,韩熙载深通兵法,熟知政务,早年和李谷关系莫逆。两人都有匡扶天下的才略。唐明宗时期,韩熙载前往江南寻求发展,李谷则继续留在中原。李谷在河南正阳县为韩熙载饯行。酒酣耳热之际,韩熙载慨然发出豪言:江南若能用我为宰相,我定当长驱直入一统中原!李谷也不示弱说:中原若用我为相,我取江南如探囊取物耳!两人相视而笑,拱手而别。

一晃,二十余年过去。李谷已经在周世宗手下拜相。后周攻占两淮的战役,李谷正是前线总指挥。韩熙载自然很希望打赢这一场战争,这既是两个国家的决战,也是两位朋友的决战。

李璟派遣四弟李景达为主帅,陈觉为监军。韩熙载知道陈觉为人奸诈贪婪,多次反对这个任命。韩熙载认为,李景达贵为亲王,何必再派监军?可是,李景达统帅三军多年,威望素著。李璟担心四弟拥兵自重,甚至兵变逼宫。为防万一,李璟坚持派陈觉为参军。

于是这场战争,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一开始,后周军队节节胜利。后来,因军纪败坏,欺凌百姓,激起两淮民众的强烈反抗。后周的征伐陷入苦战。周世宗因身体不适,回汴梁养病。周世宗的离开,让后周部队顿时失去了灵魂。南唐军队数次击败周军,收复大片领土。主帅李景达多次要求集结兵力和后周做一次大决战,可陈觉就是不肯发兵。李璟也听信谗言,认为见好就收,以免两国关系恶化。大将朱元也和陈觉不和,被围困多日,多次请求陈觉援救却被无视。朱元为求活命,率领部下万余人投降了后周。正处在胶着之间的唐周战局,因为朱元的倒戈形势逆转。南唐三军对监军陈觉普遍不满,可中主李璟一再包庇。南唐士气低落。就在此时,后周主动出击,重创南唐军队,导致南唐整个两淮防线的崩溃。

此战,李璟没有听从韩熙载的建议,以至割让物产丰饶的淮南十四州,从此国力日拙,再也无法与中原争雄。之后南唐又迁都南昌,躲避中原的锋芒。导致百官怨愤,朝局动荡。

李谷因夺取两淮而彪炳史册,同时期在南唐为官的韩熙载却毫无建树。从此之后,韩熙载便沉湎酒色,再不谈政治。韩熙载深知,南唐在中原王朝面前不过也是大厦将倾,君主李煜又作个才人多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与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赵匡胤并非政治上的对手,韩熙载最终选择了纵情声色、夜夜欢歌。

 

画中笙歌:冥冥之中的亡国之音

历史上,五代的五十几年,是一个干戈扰攘、战乱不息的时期。南唐自 937年建国,地方富庶,经济生活又比较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又因开封、西安许多地区不安定,中原的许多画家都逃到金陵,由此金陵便形成了当时的文化艺术中心,成立了翰林图画院,出现了不少有才能的画家,《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作品。

因为宋以前的绘画大多数不署名,加上绢、纸等有机类文物不容易保存,中国绘画又有临摹的传统,宋之前的绘画作品大多存在作者归属的争议。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也存在争议,其中顾闳中得到了多数认可。顾闳中是画院待诏,相当于宫廷中皇帝供养的画师。据《宣和画谱》记载:后主李煜继位后欲重用韩熙载,然而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这一幅画作的背后是君臣间的一番考察。

有学者认为,此画以真实可信为追求,信息量比艺术性更重要。甚至有人觉得,此画可以视为现实主义杰作,足以媲美同时代的西方画作。但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此画的作者有着高超的写实功力,可是他似乎志不在此。

长卷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赏乐、观舞、小憩、清欢、宴归五个场景。每个场景之间用屏风等物分隔,既断又连,构思巧妙。图中峨冠美髯,五个场景重复出现的即为韩熙载。

赏乐部分,画面伊始,一张绚丽精美的床映入眼帘:高挂青色金花幔帐,下围白色淡花床帷,绘有山水小景的翡翠绿色围屏,镶有石绿牙子的席子,乱堆着一床红色洒金被子,还露出一柄琵琶,被子高高隆起。一幅画竟然以私密的卧床开卷,足够惊世骇俗。而离床不远处就是韩熙载和红衣宾客所在的榻。接着描绘了宾客围坐在一起听琵琶演奏的场景,奏乐的是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李姬。韩熙载双手下垂,显得轻松自然。旁边穿大红袍的状元郎粲身体前倾,显然听得非常入神。桌面上还摆着食物,应该是刚刚用餐完毕,开始进入娱乐环节。

观舞部分,宾客在看韩熙载的宠姬王屋山跳六幺腰。韩熙载兴致很高,亲自打鼓助兴,李家明即用牙板打节拍。德明和尚站在李家明身后,显得有点不自在。毕竟他是出家人,不好意思去看一个美女跳舞,但又不好走开,只得尴尬地陪着。

小憩部分,韩熙载坐在榻上净手,作短暂休息,身边簇拥着四位美女。桌上的红烛已经烧了过半,显然已经夜深,但一名家妓正在搬动琵琶和笛箫等乐器,说明还有下半场。

清欢部分,韩熙载袒腹坐在椅子上听五位乐伎吹奏乐器,状元舒雅在旁边打牙板助兴。屏风边,一名男子与另一边的女子窃窃私语,非常自然地连接起下一个部分。据说这名男子就是画家顾闳中本人。

宴归部分,韩熙载已经重新更衣,站着欢送宾客,手上还拿着鼓棰,显得意犹未尽。一名宾客坐在椅子上,与两名美女携手密语,似有依依不舍之意。最右边一位宾客则手抚美女美背,似乎在说放心,我明天还会再来的。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巧妙的安排,让韩熙载的身子面向图画右边,似乎是与长卷开头的自己作一个呼应,又让观者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中心。

画幅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共绘46人),为了让不同时空的情节融合在一张画里,画家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床榻等家具分割时空,疏密有致,过渡自然,使各段既独立又有相互连接,这种不同时空场景,统一在一个画面的模式,是与固定时空的西方写实油画有所差别的东方式的视觉叙事。

然而国家江河日下,名士壮志难酬,在这随意甚至有些淫靡的宴饮中,韩熙载眉头仍有挥之不去的郁郁寡欢。时代的巨浪翻滚无情,国家大厦将倾,管弦丝竹,舞步翩翩,与韩熙载眉间的阴影,演绎出乱世中最后一场狂欢。狂欢之后,人走茶凉,曲终人散。

南唐倾覆,后主遇害,唯有画家勾勒设色的绢本,经良工装裱维护得以保存流传。我们得以透过长卷,想象千年前个人虽渺小如螳臂当车,却仍一生长为国家忧。声色犬马,夜夜笙箫,定格为千年前的乱世中最浩大、最雍容,也最萧索,最落寞的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