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芹:解锁心理奇点,探寻自我内在的力量
来源: | 作者:hke8e5f5 | 发布时间: 2018-09-25 | 2645 次浏览 | 分享到:
李百芹籍贯:山东省寿光市简介: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山东教育》...

李百芹

籍贯:山东省寿光

简介: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山东教育》专栏作者。

屏幕快照 2018-09-25 10.26.19.png

物理学中有一个被称为“奇点”的概念。它是空间和时间具有无限曲率的一点,空间和时间在该处完结。这是物理学中黑洞中心的情况,在这里物理定律也会失效。但奇点是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点。

“如果说是一个小宇宙,那么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黑洞存在,有让我们琢磨不到的奇点?”李百芹提出这样的猜想。在教学过程中,李百芹发现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都会遇到问题。青春时期这是一个迷茫的时期,通过学习,青少年对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有了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常有更为犀利的想法,但又因叛逆心理和有限的人生经验,不能做到完全明辨是非。他们有着更多的力量,却不能时时爆发,这种力量一旦郁结,便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些童年时期灵气逼人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表现出明显的钝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无论父母和老师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他们似乎油盐不进,冥顽不灵。

这是心灵的黑洞,也是成长的奇点。如果不能正确的引领和挖掘,便有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唯有探寻成长的内力,解锁受困的灵魂,才能重新激发内在的活力。

在教学之外,李百芹不断学习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夜以继日地细心观察学生成长的轨迹,梳理心理成长的脉络,感知生命本真。她将中华传统的教育、东方哲学思维模式和西方深厚的心理学功底紧密结合,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青少年成长的理论体系,通过为一个个的真实案例答疑解惑让众多家长和孩子重获新生。

人生否定式——那些被定义了的伪命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百芹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同班有一个学习很差的男生,每次考试都给班里拖后腿,老师用尽招数,他却什么都学不会。后来,老师让李百芹帮他补习功课。不可思议的是,李百芹每次教的知识他都能学会,包括非常难的数学题。但是一旦回到课堂,所有的努力都被归零。当时的李百芹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和同学们也不能解释这一现象。

“什么也不会”,可以说是对一个人的完全否定。负面标签一旦被贴上,就会一遍一遍地被周围人强化,被自我强化,这样不断自我暗示的结果,必将是走向人生的否定。然而,事实证明,在特定的环境下,这个否定式就变成了伪命题。在课堂教育中,那个男孩的心灵世界一片混沌,而一对一的教学犹如灵光一现,触动了他混沌中的奇点。

屏幕快照 2018-09-25 10.26.28.png

李百芹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而对于不同的个体,同样的方法并不一定奏效。“要改变命运的轨迹,必须找到问题的共性并为之建立一种范式。”多年后,李百芹面对更多学习困难的孩子求助时,明白了这个道理。奇点心理的探索也从此开始。

在心理健康课堂上,一个男生向李百芹诉说心中的苦闷:“自己很想学好,但是数学是自己致命的弱科,不管怎么努力,成绩就是提不上去。”李百芹通过仔细询问得知,这个男生的数学成绩原本不差,七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他觉得是数学没考好的原因。分析总结的时候,老师让大家找弱科,他就写上了数学。当时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补救措施,九年级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数学每次都拖后腿,父母也认为数学是弱科,于是就开始请老师帮忙,上补习班,一段时间后发现作用并不大,就产生了厌倦。后来看到数学就反感,头脑转不动,考试也变得特别紧张,平时会的题目,考试时也没了一点思路。

“数学是弱科”成为一个可怕的消极暗示,这种暗示被不断强化的过程中,男生便选择了接受。通过二十多分钟的对话,李百芹初步解答了他的困惑。两周后,李百芹带领他重新体验过去对数学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转化为理性的思考。一个多月后,这个男生的成绩从后五名提到前十五名,数学两次都过了110分,连数学老师觉得不可思议。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很多的否定,有的来自他人,有的来自自我。而自己一旦接受了这种假设,那么这种否定很快就会变成事实。李百芹通过心理的疏解,找到事情的症结所在,难题便迎刃而解。

教育反作用力——“望子成龙”催生的逆反心理

李百芹读小学的时候,和邻家女孩是同班同学。每次考试李百芹都能取得满分的成绩,邻家女孩却总是差那么一点,为此,她被邻家女孩及其父母视为敌手。在不断的对比中,女孩父母的要求更加严格,并在业余时间更是不断加码,教给孩子很多课外知识。

一次周末,女孩父母约李百芹到她们家写作业。做完作业,女孩父亲开始给她们听写汉字。这些生僻的汉字让李百芹一脸茫然,而女孩很快就能写下来。一时的胜利让女孩的骄傲溢于言表,父母得意洋洋。李百芹当时觉得很没面子,但事情过去后,并未对她造成太大的影响,她仍旧在班中稳居第一。女孩的父母则不断加码,可是,女孩的成绩却不断下滑,直到出现厌学情绪,开始逃课。

李百芹如愿考入大学,假期回家时,在家务农的女孩始终回避李百芹不愿意相间。女孩父母对李百芹十分羡慕,惋惜地唠叨孩子不好好学习。

难道真的是孩子没有好好的学习吗?父母当初是附加给孩子的都有什么?晦涩的知识,无形的压力,厌学的情绪,对知识的怀疑……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切期盼中,他们的努力适得其反。与其说孩子不好好学习,不如说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被压抑了。

共情共鸣——打开心扉的金钥匙

李百芹担任高三语文老师的时候,经常找学生谈话。在她看来,谈话是解开思想疙瘩、激励后进最为有效的方式。口干舌燥之后,李百芹发现,谈话对于有些孩子是有效的,有些孩子依然不在状态,还有些孩子非常回避谈话。

直到以一天,一名大二的学生来信诉说心声:“高考前班主任叫我谈话,谈一次,我害怕一次。他只看到我在玩,根本不知道我心里需要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李百芹瞬间明白:谈话可能是打开心锁的钥匙,同样也可能是封心的枷锁。由此她提出一个新的心理学概念:谈话恐惧症。

在教育中,谈话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常规手段。但是,唯有听懂被谈话人行为背后的故事,与他共鸣、共情,才能以寥寥数语胜千军万马。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除了吃穿、求知、谈话,更需要的是陪伴、是共鸣、是共情。

屏幕快照 2018-09-25 10.25.47.png

面临高考的压力,不少学生出现失眠、焦虑、恐惧等现象。李百芹对症下药,为高考的学子和家长们解决了很多难题。

身心出现的疾病,大都可以从某种不可知的力量上找到症结。这种力量可以表现为朝气蓬勃,也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那些看似无解的症候背后,都有一个无助的力量在寻找同盟。这个无声的存在、无助的力量,正是心理奇点所在。听懂了它的呼救、找到了它的所在,症结才能迎刃而解,开启心锁,由混沌变新生。

山东人:您提出的“奇点”教育,跟我们通常提到的“兴趣点”有哪些不同,“奇点”教育能够挖掘学生的哪些能力?

李百芹:通常所讲的“兴趣点”是可以通过量表等方法测验到的,是显性的存在于人的性格中的,甚至是可以培养的。而奇点是存在又不存在的,是问题的集结处,又是力量的生发地,是停滞又是生长。真正的“心理奇点”需要有一定功力的咨询师带领才能发现。有些像中医把脉,很难说清楚。其效果类似于“顿悟”。在教育中则可以通过普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推广探索心理奇点发方法来运用。

“奇点”针对人的原动力,点燃生命的最核心的力量,是生命的本质部分。生命的力量激活了,各种能力是不用挖掘的,本身就存在着,是生命力本身的自然展现。

山东人:对于学生的教育,言语产生的效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您都运用了哪些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动力?

李百芹:普通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只是外力,对一个人来说激发内动力并进行自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说教式的教育有时不但没有持续性的作用还经常起反作用。

“奇点心理”重“道”不重“术”。就是探寻学生成长的“心理奇点”,对症施治,类似于孔子提到的“因材施教”。能做到因材施教,就得“懂”学生心理特点,懂教育规律,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像养花草,了解习性才能养的茁壮。而不是同一而论的一些方式方法。

屏幕快照 2018-09-25 10.26.52.png

山东人:我们当前教育是否有对人性关怀的缺失,导致个人对于社会责任感的降低?当今社会,如何更好的树立一个学生的人生观?

李百芹:当教育太功利的时候,一切无从谈起。我是非常看不惯一些不遵循教育规律,急功近利的所谓“教育”。在《山东教育》我的专栏文章中将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呈现,其中一篇《‘名师’杀手》讲的是所谓的一个做“教育”的“名师”如何扼杀孩子学习的天性的。

教育最起码是尊重生命的本然,让被教育者成为他自己。学校是让他们有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给他们灌输杂多的知识。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几千年前苏格拉底就说:教育在于点燃而不是灌输。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一个人从耶鲁毕业,竟然掌握了某一学科专业知识,那就是耶鲁教育的失败。”这里面都包含着教育的本质。

山东人:西方教育以及心理学在近几百年间有着巨大的进步,他们在相应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完成了很多探索。我国历史上曾有延续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但是对于人才的选拔也曾屡陷瓶颈。当今社会,针对我国现在的教育,历史给我们哪些经验?西方的理论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有哪些冲突?

李百芹:“奇点心理”正是在大量的西方心理学理论基础和东方文化精髓的结合下产生出来的。取东方文化精髓,借西方心理学方法,类似于中西医结合。可以运用西方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到达东方对症施治的神奇效果。

西方心理学更注重具体、明了、易操作,而东方文化则整体、模糊,难操作。像心理沙盘的理论基础汲取的是我们的《易经》的智慧;萨提亚的一些理论在我们的《道德经》中早有叙述。但是,心理沙盘和萨提亚是落地的、易操作的,而我们的《易经》和《道德经》则是精英文化,须有一定知识层次的人才能看的懂。我们自己的文化博大精深,尼采说过“《道德经》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取之不尽。”

这就需要做心理学研究的人在吸收消化东方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借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具体方法来为我们服务,也是很多心理学家一直倡导的心理学本土化。

屏幕快照 2018-09-25 10.26.45.png

山东人:中国家长在教育中有哪些常犯的错误,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

李百芹:这个就多如牛毛啦,是这些年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重点领域。因为孩子的问题基本来自家长。也是我一直呼吁不要再摧残孩子的重灾区。十几年来,我一直想通过“中学生”这个生命的横断面,用他们现在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展示出父母教育的踪迹,让大家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教育中的错误和盲区。

针对这个方面我曾经做过大量的工作。比如开展“读懂”系列讲座——“读懂孩子”“读父母懂”“读懂老师”“读懂学生”收到良好的效果,社会反响非常好。

开发家长系列课程——“懂·陪·助”家庭教育工程。“懂”读懂孩子;“陪”高效陪伴;“助”助力成长。这三个概念是递进关系,只有懂孩子心理特点,才能走进孩子心灵高效陪伴,才能真正助力孩子成长。这一些都是在一定心理学基础上的,也就是家长不可能都去心理学,但是关于教育孩子的那一部分还是应该了解的,尤其16岁以前孩子的心理特点。课程就把用到的心理学知识和一些理论方法告诉家长。

关于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说教已经漫天飞,但对家长来说,看完基本还都在纸上。

山东人:从事“奇点”教育以来,给您带来了哪些改变?

李百芹:改变谈不上。但是我认为做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做心灵导师更是这样。首先有很好的修养,能够归于自我中心,扎根于大地,才能很好地施教于人。教育是爱的艺术,自身有爱的人才能给予别人爱。“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也是强调这个。所以,教育家就是不断自我修行完善的人。求格物致知,行不言之教。

成长,我们都在路上。

山东人:您帮助很多人走向成功,在您看来,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李百芹:我很喜欢爱因斯坦的一句话: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成功的人。

“奇点心理”的运用更多是帮助人找到自我,发现自我,现实自我。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强调,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

佛学中明心见性,追求圆满。

通俗的说,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应该是活出自我吧。作为教育者,就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尊重自身特点,激发自身内动力,从而成为他该成为的样子,像沙利文老师教育海文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