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2570周年:止于至善 泽被千秋
来源: | 作者:hke8e5f5 | 发布时间: 2019-10-02 | 2857 次浏览 | 分享到:
岁在己亥,海晏河清。公元2019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0周年。中华同胞、四海宾朋,同以至诚之心、...

屏幕快照 2019-10-14 10.38.00.png


岁在己亥,海晏河清。公元2019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0周年。中华同胞、四海宾朋,同以至诚之心、景仰之情,缅怀盛德伟业,在曲阜孔庙恭祭夫子及诸圣先哲。自2004年曲阜公祭孔子以来,至今已是第16次祭祀孔子。

屏幕快照 2019-10-14 10.38.08.png

祭孔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也就是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庙堂,以供后人凭吊祭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孔庙。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的孔庙纷纷建立,祭孔也就演变成了一项重大的民间活动。到了唐玄宗在位时期,孔子被封为“文宣王”,祭孔规格大幅提升,而到了明清时期,祭孔规格更是上升到了帝王规格。

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历朝历代产生影响,而且早在17世纪,其思想就已经传入欧洲。今年3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了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马克龙介绍说,《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曾对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给予启发。

上个世纪的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面向21世纪国际大会”,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探讨21世纪科学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问题时,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以弘扬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上的杰出贡献。

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之一,孔子的哲学曾经深深的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面对今天这个充满危机和挑战的世界,孔子思想将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带来更加丰富的灵感来源。孔子诞辰之际,让我们重温孔子生平故事,感悟其思想与智慧,发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屏幕快照 2019-10-14 10.38.15.png


孔子生平:知其不可而为之


两千多年来,孔子作为“天纵之圣”,被奉为至圣先师。然而,当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却发现他是一个忠厚长者,与普通人一样,有着种种坎坷,也曾郁郁不得志。难得的是,面对这样的现状,孔子仍旧坚持自己的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原是殷商的贵族后裔,六世祖孔父嘉被华督杀害,为逃避祸乱,举家迁到了鲁国。逃到鲁国之后,孔家便一天天没落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鲁国担任武官。叔梁纥年近七十时,孔子降生。因孔子之母曾祷于尼山,故名“丘”,又取“尼”为字。孔子虽出身贵族,可是到他时,家境已衰败,加上三岁丧父,生活更是困苦不堪。孔子随母亲居住在曲阜的一个小巷子里,生活虽粗鄙,可在他的骨子里仍旧有尊礼的品德。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摆设起来,作为一种游戏,练习礼仪。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孔子曾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寥寥数字,透出无尽辛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底层生活,孔子比那些长居庙堂之上的人多了几分悲悯与仁爱之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好学的程度,可从他向师襄子学琴的故事看出。孔子学琴,反复研磨,直到领会到了曲中意境、作曲之人的心境方才进行下一首曲子。孔子再三强调在生活中要广读博学,但莫忘融会贯通而能以一贯之。孔子认为学与思兼顾方为真正的“士”。他博览群书,常能解答疑难问题,以至于被人认为无所不知,有事必来问之。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人能够洞察一切事物的真相,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亦是如此。《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一文就幽默诙谐地写下了孔子不能回答两个孩子问题的故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孔子的治学态度。孔子并不认为自己博学多识,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和处事原则,这样的智慧远比知识重要。

孔子与其他春秋诸子一样,希望自己的学说为大家所接受,最终通过对理论的实践重新找回社会的秩序。在当时,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游说君主,让君主在国家推行他的主张;另一个是为人师,让自己的学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从者日众,也能达到影响别人的目的。所以孔子的一生就是在做这两件事。

孔子的从政治之路并不顺利,颠沛流离,经常受到各种冷落、误解甚至危险。有人嘲笑他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丧家之犬”,也有人劝说他“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希望他不要徒劳。但孔子却坚定地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最终成为中国文人的基本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和平年代居安思危,在动荡岁月振臂高呼。孔子做官的顶峰就是公元前500年的“夹谷之会”。在这次和强邻齐国的谈判中,孔子以学识和勇气为鲁国赢得了一大片土地。当孔子想趁此进一步发挥才能大干一场时却受到了当权者的排挤,无奈之下开始了为期十四年的周游列国。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三十岁时就开始自己办学,吸纳学生。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有一整套教学理念。在招生标准方面,他主张“有教无类”,认为只要有志于学习,不论家庭情况和学识水平,他都乐意教授。在教学过程方面,他主张启发教学,他曾明确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只有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才教授给他知识。而且他还注意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来问同样的问题,他会根据各自的性格和学识给出不同的答案。在毕业之后的就业方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优秀的人应该以做官为目标,当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按照儒家理念推行德治。

屏幕快照 2019-10-14 10.38.30.png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赞美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孔子在弟子的心中是一个难以企及的伟岸形象。但是,对于孔子个人来说,更愿意强调个体的努力,他评价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所谓圣人,就是那种能够看到我们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能在庸常生活中体现至善的人。孔子一生都在孜孜以求,并用《诗》、《书》、《礼》、《乐》作教材教育弟子,他门下弟子三千,能精通礼、乐、射、御、数、术这六种技艺的有七十二人。而像颜浊邹那样,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却没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而此时思想的发展无疑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创造了基础条件。


人本思想: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仁者爱人”是儒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支点,儒家之道是纯粹的人之道孔子强调仁德的修养完全依靠自觉的努力,推而广之,推行仁道也要依靠人的主观努力。孔子说:人能弘道。孔子一生,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孔子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重视人的作用,把人与人生作为仁学的根本问题。他坚信人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需要依赖鬼神虚幻的东西。孔子的这种观点突出人的主动意识和自我觉醒,表现了鲜明的人本主义倾向。孔子的这种积极精神,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对待社会问题的一种新态度,即从天命论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转而从人事方面寻找答案。从孔子开始,依靠人的主观努力而不是依靠天命鬼神的思想,就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和一个突出的特点,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最后形成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传统。正如当代儒家学者徐复观所说,“宗教的虔敬,是人把自己的主体性消解掉,将自己投掷于神的面前而彻底皈依于神的心理状态,周初所强调的敬,是人的精神,由散漫而集中,并消解自己的官能欲望于自己所负的责任之前,凸显出自己主体的积极性与理性作用。”儒家的精神性就是从周初继承过来,通过精神高度集中而认识到自己身负天命的神圣的责任感。

屏幕快照 2019-10-14 10.38.24.png

孔子反对将人动物化,反对无视人的尊严。因此,他不仅反对残害生灵,而且反对强加意志于人,指出“匹夫不可夺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曾经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果主张不能行之于世,宁可流亡海外,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尊重人的利益要求,承认好富恶贫是人的共同心理,他不反对人们求利,只是主张不能见利忘义。他公开表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同时,孔子尊重人的物质欲望,反对鱼肉百姓。“食色,性也”,在他看来抑制人的物质欲望是不人道的。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而且要有精神的生活,这样才能超越于动物,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儒家伦理重视社会的安定和谐,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成就君子人格,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思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的共生、共处、共荣的精神,反映了人们对人类社会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儒家的天人合一是通过人的积极参与创造万物和谐。孔子认为,充分体现了“仁"的精神的大同世界,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境界。在他看来,社会的失衡与失序,归根结底是由于道德的失落与失控引起的,唯有进行道德的复归,进行“仁”的复归,人类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普遍的繁荣。“仁"是高尚人性的目标,那么,体现“仁”的正人君子就是理想人格的代表,从理想人格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仁”的道德实践,在于像君子那样过着高尚的精神生活。

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没有与民主相悖之处,恰恰相反,其人道主义精神与民主和人权完全一致。儒家所推崇的权威不是某个特定统治阶级的特权,而是人道主义精神的权威。孟子的话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且,儒家所持的“人”的观念是具体的、关系型的,因此也是担负具体责任的人。这个观念可以使社会的每个成员有一种互相依赖的意识,并由此而发展出关顾他人利益的道德意识。

屏幕快照 2019-10-14 10.38.42.png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在儒学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儒家人本思想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家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的儒家人本思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发挥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目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性,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以及自然界的关系,把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起来,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


儒家文化: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儒家文化初步形成于中国春秋时期。孔子第一次打破了以往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改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整个民族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儒”这个字,在孔子时便已流行。称为儒的一派学者,大概是特别的一批人,他们在观点上持保守态度,精研经史,其儒冠儒服正表示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信而不疑。儒家文化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更趋成熟。在汉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

儒家文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影响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学文化圈,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世界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了孔子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即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没有提出民主政治的理念,他的治国方式是贤能执政,即政府官员的任职条件是基于他们的才能和贤德,而不是靠人民的选举。贤能执政的理念直到隋末唐初通过由朝廷组织、以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科举制度建立才得以落实。中庸之道不能被理解为不偏不倚或者甘于平庸。中庸要求的是避免过和不及两种恶,不是居于善恶之间的不善不恶,而是以达到最高的善为目标。中庸之道的善本身就是最高的善,在千变万化的局面和条件下都能够“发而皆中节”。

屏幕快照 2019-10-14 10.38.48.png

和世界其他现存的文化体系相比,儒家文化具有民胞物与、众生平等的生命伦理,崇仁贵和、尚德利群的处世原则,中庸之道的处事方法,诚实守信的立身之本,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政治哲学,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孝老爱亲的家庭伦理,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世界理想。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古今,保持历史的同一性,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和价值理念密切相关。美国汉学家列文森在《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写道:“最初,他们(儒家)的观念是一种能量,是一个鲜活的社会产物和知识财富。最终,当产生它和需要它的社会渐渐开始化解,它变成一个影子,仅仅存活在许多人的心中,并且知识作为它自身而被欣赏……儒家任务一贯看中历史,而现在他们自己变成了历史。”在现当代社会,儒家文化在东南亚国家日益传播发展的同时,其现代价值越来越来被世界诸多国家所重新发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日渐扩大。儒学作为中国文化及东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的精粹之处,有超出地域和时代,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客观需要的价值。

汤因比坚信未来的人类只有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民族国家的狭隘,才能避免民族国家因为狭隘国家利益追求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灭亡。而人类社会要过渡到一个“世界国家”,西方社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中国价值观道德诠释的核心是对家国天下的共同体伦理的道德诠释。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是家的扩展;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正是因为有家国天下的概念,才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共同体的自我定位构成了中国价值观的道德诠释的切入点,它承载着中国人“由家及国而天下”的文化德性及其对外部世界秩序的政治想象和处置态度,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儒家文化起源地的中国,更应该发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做到“古为今用”,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儒家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生理论,“天人合一”中的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注定将照亮整个21世纪,促进人类世界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2.    倪培民.孔子,人能弘道[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3.    梁启超.慢读孔子[M].新世界出版社. 2018.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中华书局.1983

5.    徐公喜.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社会观[M].齐鲁书社.2007.


支持单位:

曲阜市美术家协会;

曲阜市摄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