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荣:不住三有 不入涅槃
来源: | 作者:hke8e5f5 | 发布时间: 2016-12-02 | 293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于立荣 籍贯:山东省青岛市简介: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府特邀建议人;北京市...

于立荣

籍贯:山东省青岛市

简介: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府特邀建议人;北京市青联常委;北京凌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绿色化节能环保科技研究院理事长;民革北京市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

与于立荣相识,缘于一次聚会。那时,她在受人瞩目的中央,举手投足,从容淡定。我坐在对面默默关注,如同品读一件稀有的艺术品,欣赏那一颦一笑之间的优雅。她的眼神转过来,清澈无暇,仿佛透明一般,却又摄人魂魄,传递着一股和善的力量。当天听很多人说起她的慈善事业,作为故事的主角,于立荣报之以谦卑的微笑。我心生疑问,这位笑靥如花的弱女子何以如此淡泊,且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相别数月,再次拜访于立荣,听君一席话,可谓句句箴言。她并非佛教徒,却已深刻地体悟到佛学的智慧。

历尽艰辛,成就不凡之业

于立荣小时候,正值物质匮乏时期。家里的糖不能随便吃,只是作为听话孩子的奖赏。可糖果对于一个年仅两岁孩子来说,具有致命的诱惑。懵懵懂懂的于立荣攀爬着,满屋子找糖吃,却将一瓶治疗风湿病的糖衣片全部吃光。经过医院的及时抢救,于立荣才捡回一条命。这件事过后,家人对她有了更多的关怀和宠爱。

宠爱不等于溺爱,于立荣的父母并没有把她娇惯出骄横跋扈、自私自利的性格。于立荣4岁那年的春节,一个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到她们家讨饭,善良的父母为老人孩子盛了一碗肉,或许是过于饥饿,或许老奶奶已经很久不知肉味,毫无顾忌地吃了一碗又一碗。当时的物质条件,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肉也是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的珍贵食物。见到这一幕,于立荣像一只被掠夺了食物的猛兽,大声哭闹,满地打滚,直到祖孙二人悻悻而去。停止哭闹的于立荣本以为终于有了一顿属于自己的大餐,可接下来面对的却是母亲的愤怒。除夕之夜,母亲将她狠狠地打了一顿,并且教育她,做人一定要善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帮助别人。

于立荣读高中时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由于学校条件差,为筹备运动会铺操场,于立荣从卡车上卸沙子时不小心摔了下来,造成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这件事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她下定决心多挣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大学毕业后,于立荣曾开过服务培训班,向酒店宾馆输送服务人员,并立志做和健康产业有关的公司。21岁那年,于立荣满怀热血和希望,孤身一人到北京闯荡。2001年,年仅26岁的于立荣与两个合伙人共同创建了北京凌盛体育场地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为学校、酒店等公共场所提供工程装修和体育设备。

创业艰难百战多。公司经营了半年多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好不容易接到一笔单,最后却收不回工程款,公司不仅无法继续运营,门口还赌满了讨要工资的工人。其中一个合伙人见情势不妙,悄悄将工地的东西卖了,另一个合伙人也提出退股,公司只剩于立荣一个人硬撑着,不仅要应对讨债的工人,还要打官司催要工程款,此时的于立荣没有退缩,毅然担下了这份责任。聚散皆是缘,于立荣提议跟另外两个合伙人吃个散伙饭。酒过三巡,各种烦恼全都涌上心头,愈加难受。晚上回到家,心力憔悴的于立荣伴随着泪水和淡淡的醉意睡去,这时,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毫无心思和力气的于立荣抠下电池,继续倒下。等她再次醒来,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于立荣打开手机,看到姐姐发来的短信 :“母亲病重,速回!”这个消息让她瞬间崩溃,无暇多想,疾奔家中。让于立荣至今遗憾心痛的是,她错过了见到母亲的最后一刻。“父母在,不远游。”想到这句古训,于立荣悔恨交加,在巨大的悲恸和内疚中,几度失声。

于立荣创业时,家中无人支持,都觉得一个女孩子应该有个好工作,找个好对象,平平淡淡过日子。经过这次打击,于立荣也开始怀疑自己。正当她迷茫无助时,父亲站了出来,拿出一个存折交给她:“拿走吧,本来是留给你结婚用的。你脾气那么犟,有本事就干出点事业来。钱不够我再给你借。”

怀着对父亲的感激,于立荣回到北京,支付了工人工资,再次开始一个人的征程。她每天六点钟起床,开着车在北京的一家家学校、宾馆、酒店来回奔走,很多时候回到家都已经凌晨两三点。有时,还会赶上深夜下大雨,她在密云、怀柔的山里慢慢地往回开。没有恐惧,没有疲惫,没有痛苦,这个时候的于立荣,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一往直前。一年下跑了15万公里,等客户最长时间达十个小时。于立荣用自己的诚意和努力打动了很多人,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她始终坚持用最好的材料,聘用最好的工人,如期完成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于立荣的公司慢慢有了起色,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颇具规模。

去骄戒燥,铸造文化之魂

2007年,风华正茂,商场得意的于立荣有些膨胀,开始热衷于买名牌包、大房子和豪车。此时的于立荣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偏离了本心。知女莫若父,关键时刻,父亲警醒:“你能不能干点有文化的事,现在就像个机器一样在工地跑。请人吃饭,大手花钱,剩饭那么多,咱们小区门口卖菜人家的小孩吃不好、上不起学的那么多,你不能管管他们吗,那些孩子不上学就完了。”

父亲的忠告让于立荣在纸醉金迷中惊醒,她停下来,开始思考企业文化。由于很多因素,中国建筑行业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度并不高。当时,于立荣发现装修很困难,工人水平参差不齐,沟通不易,上百种的装修材料管理难度很大。因为建筑业具有的生产流动性等特点,很多公司赚完钱就走,根本就没有信誉二字,更没有后期的服务。

经过一系列的深入思考,于立荣提出凌盛集团的企业文化——“国际标准+魂”。所谓国际标准,就是遵守国家所制定的行业标准。魂,则是企业独有的文化,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及客户所及,给他人不能给。于立荣还提出要实现建筑工程行业服务文化的伟大复兴,为客户提供360度服务。她把整个服务设计成一个坐标轴,将签约前、签约中、签约后、维修期、保修期所需要的服务列出来,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理念。这套服务理念的提出,在整个工程领域并无前例。于立荣认为,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不是赚取多少利润,而是能够和建设方、总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使用方实现共赢。

经过多年的发展,凌盛集团现已成为多元化、多方位发展的公司,打造了节能环保生态圈、绿色建筑产业链,并在科技、教育、公益、文化等领域进行投资,相继成立了北京绿色节能环保科技研究院、北京绿色化校园建设研究院、北京荣天合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凌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凌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凌盛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凌盛力酒店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绿色节能环保科技研究院和北京绿色化校园研究院致力于“绿色化”的研究和传播。“环保是我做起来感觉特别高兴的事,我觉得这就是我的责任感,好像一辈子都要去做这个事。”于立荣说,“做企业每天都要日益精进,小心谨慎。我很享受这种每天都在创业的感觉,时时刻刻都不敢懈怠,这种激情一直在。看起来付出了不少,但实际上得到了更多,我很享受与之而来的平和、健康”。

公益慈善,力行有为之事

2007年12月,于立荣偶然到了位于平谷的一所小学,虽然是北京城郊,但当她看到学校教室桌椅破损的严重程度时非常震惊,环境甚至比她上学的时候还差。于立荣当即决定帮孩子们改善学习环境和基础设施,随后捐款15万元现金重修了操场,将课桌、椅子以及电脑教室的电脑全部换新,还赠送了不少名人字画。

于立荣从2008年就开始提出“凌盛公益健康行”,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上百场公益性健康讲座。2014年,凌盛集团捐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万元,成立“凌盛中华文化走出去项目”,利用对外经贸大学的教学优势,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贡献一份力量。

“唯有爱心铸造的事业才是永恒的,取之社会,回报社会、创造机会、共同成长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于立荣的带领下,北京凌盛爱心公益基金会成立,致力于发掘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传播慈善理念,在环保、助教、助残和定向医疗方面帮助更多的人。凌盛公司六周年庆典时,于立荣和公司股东们商议决定,每年拿出利润的5%做公益。2012年元旦,公司的公益账户还有300多万元尚未捐助,于立荣通过北京市教委,将钱捐给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并设立“凌盛奖学金”,每年拿出10万元奖励优秀残疾大学生。不久前,于立荣去学校,碰到受助学生,其中一个双耳失聪的学生告诉于立荣,他拿受助资金在网上做了一个宣传片,还教别人学手语,帮助像他一样听不到的人。“爱心能够以这种方式传递下去,我真的特别感动。”于立荣说,“很多人说到残疾人就感觉是残缺的、伤感的,其实残疾人也应该是阳光的,残疾人也能够成就生命的美丽,做公益事业。”2015年,北京凌盛爱心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共同成立“北京残疾人大学生阳光天使奖学金专项基金”,评选在公益方面表现突出的残疾人大学生。尽管参与了多次关爱残疾人的慈善活动,可于立荣并未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痛苦。

有一次,于立荣去参观盲人图书馆,在黑暗体验馆中体会到盲人的无助。白天不懂夜的黑,当她真正触及到黑暗的时候,恐惧漫无边界地袭来,寻找不到一点光明,安全感完全丧失,对所能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碰到的东西都无法辨别,畏缩不敢向前,揪心的痛苦让她欲哭无泪。当她再次见到光明时,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她想到了多年前去世的母亲,不久前接连离世的父亲、哥哥,悲痛中的于立荣开始寻找生命的另一种价值:“他们走后,只剩下一盒骨灰。我想他们或许还想给我、给这个世界留点什么。父亲在世时曾教育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常想,什么才是有用的,应该就是在有生之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留下有价值的东西。”此时的于立荣萌生了捐赠器官的念头。“如果捐献眼角膜能够拯救一名老师的眼睛,那他能够教育很多学生,如果让一名医生恢复光明,他又能拯救更多的病人。捐赠其他的器官也是一样,这其实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我觉得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于立荣联系了红十字会,决定在自己生日时签订协议,将能用的器官全捐出去。公司同事听到这件事,玩笑道 :“立荣是不是捐钱捐到没钱了,要把人捐出去了!”然而,让当时畅怀大笑的于立荣意想不到的是,她生日那天,公司几十名员工送了她一份特殊的礼物:他们要一起捐献器官。于立荣第一反应是这件事千万不能强迫,员工异口同声 :“我们都是自愿的!”这是中国首例以企业名义进行的集体器官捐赠活动,意义非常。

从2007年至今,于立荣在教育和公益事业领域已投入数千万,她希望做一个慈善事业的推动者。她的善行也被社会认可,2015年,被评选为北京榜样年度人物;2016年荣登中宣部的“中国好人榜”,被评选为中国好人,并在《北京日报》头版报道 ;同年,被评选为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公益是一个人善良和慈悲的显现,我希望在我能力范围内去付出,这个社会需要和谐,需要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我觉得我有这个义务,也有这个责任去做!”

超然物外,不生虚妄之心

每天早起五十分钟,跑步七公里,练习瑜伽一小时,已经成为于立荣多年坚持的习惯。为了学到最地道的瑜伽,于立荣先后9次前往印度学习和研修,每次停留15至40天,并出版了《瑜伽与健康》一书。瑜伽讲究动作、呼吸、意识的融合,需要全身心放松和投入。通过练习瑜伽,于立荣的生活作息变得十分规律,饮食习惯也变得清淡了,从无辣不欢到排斥辣椒。以前的于立荣,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不化妆就不出门,现在除了一些正式活动,平时就爱穿运动服、瑜伽服,光着脚丫,不佩戴任何首饰,越来越简单。

瑜伽的练习,让于立荣更加懂得生命的真谛,她说 :“瑜伽的精髓是‘连接和解脱’。连接,是和自我的内在以及宇宙万物连接,没有分离感,没有痛苦;解脱,是从肉体和精神的疼痛中解脱出来。瑜伽缓解了身体的疼痛,也改变了人的内在,让人更加平和,精神上更加愉悦。”

“不住三有,不入涅槃”本是佛家用语。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于立荣也曾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欲望,想用自己的努力争取一切,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回报家人。当她成功了,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并没有沉迷太久,而是自我反省,寻找本心。通过瑜伽的练习,于立荣开始追求“无色无味,无受想行识”的境界,向往清凉寂静的涅槃之境,然而她依旧心生慈悲,度化众生,没有陷入空谈悟道藩篱。

她的身上,有一种真实而独特的美。这种美,已到极致,却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