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传统成就一方文明。根据《史记•大禹本纪》中的记载:“大禹字高密,高密禹所封国”所以严格意义上说,高密是齐文化的核心地带,同时也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在高密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其深沉与豪放,朴素与机智的民风特点,不仅培养出齐国名相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等文化名人,当地的劳动人民还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间艺术,其中便有高密三绝之称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这其中尤以扑灰年画堪称是艺苑奇葩,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它融入了高密劳动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其挥洒豪放、古朴典雅的独特风格,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一绝”。并且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山东高密地区存在这种年画,其特殊的技艺和稀少的生产地更使它尤为珍贵。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所谓“传统”就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对于以种地为主的农民而言,周而复始的农事是其基本的要务,因此他们的传统更相信经验和鬼神灵界。靠“天”吃饭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主流趋势,因此,一些传统文化也以敬畏鬼神的名义,淡化生活中的悲伤并协调周围的关系为主要目的而诞生,作为传统文化的高密扑灰年画也是如此。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据说它的始创者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现夏庄镇东风村)的一户王姓人家。这家人从外地迁徙而来,迫于生计,便临摹一些张贴画和庙宇壁画摆摊出售,慢慢掌握了一些技艺,又不断探索,把随处可得的柳树枝烧成炭棒当画笔,把咸菜疙瘩刻成印章、印花模具。自此,带着农村土味,带着农民的传统习俗,带着民间艺术的瑰丽风彩与巨大魅力的高密扑灰年画诞生了。
早期的扑灰年画大多以神像、墨屏花卉为主。到明代中叶,墨屏花卉已作为定型作品畅销于市。清乾隆年间,公婆庙村王氏开始收徒授艺,先收本村张氏的4个儿子为徒。张氏兄弟学成后自开作坊作画出售,题材有所创新,扩大了扑灰年画的影响。乾隆末年,高密李家庄、赵家圈、杜家官庄的一些人先后来到公婆庙拜张氏兄弟为师学艺,他们艺满归里,也开办作坊并授徒。一时,扑灰年画艺人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高密县志》清康熙刻本中便有当时除夕贴扑灰年画的记载,已经成为人们过年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初时一些民间画工临摹庙宇壁画出售,因为临摹需要大量底稿,故在传统民间壁画底稿“扑粉”拓印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扑灰”拓印法。“扑粉”和“扑灰”最大的差别并不在于材料的运用,而在于“扑粉”是使用现成的粉本(即样本),而“扑灰”则需要先对原作加以临摹;“扑粉”是直接印制,用一次印一次,“扑灰”是一次摹仿多次印制。
嘉庆年间,高密扑灰年画开始使用画印结合的新技术。当时,曾在天津杨柳青画店刻板的胡三来到了高密李家庄,投入胡玉显门下。他将杨柳青木版年画技法糅进扑灰年画制作,先刻版印线稿,再以手绘完成画面,使每幅画都可以在短期内实现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因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很多画坊改画这种年画,时称“半印半画”。当时,高密北乡一带不断有新作坊开业,逐渐形成规模生产,引来大批外地画商,商家争相贩运,使扑灰年画由近及远,逐渐销往全国各地,声名远播,成为全国著名的年画品种之一。
为了保证扑灰年画畅销不衰,艺人们也在不断拓展题材领域,并参照其它画的各种技法加以改进,灵活运用。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创作竞争中,民间艺人在题材技法方面各有侧重专长,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在大的方面主要形成两个流派:一派以墨画墨屏为主,其画面典雅,素淡稳重,人们称之为“老抹画子”。“老抹画”继承传统画法,虽受新画派冲击,决心不改初衷,自编歌谣表态明志:“墨屏墨屏,案头清供。婆娘不喜,老头奉承。货卖识主,各有前程”;另一派是“大红大绿”派,他们借鉴杨柳青木版年画和其它木版年画对色彩的运用技艺,以大红大绿来点染画面,以色代墨,追求画面艳丽红火,对比强烈。艺人也自编歌谣,宣扬成绩:“红绿大笔抹,市上好销货,庄户墙上挂,吉祥又红火”
至道光年间扑灰年画进入鼎盛期。当时,工艺精良,品种繁多,名家辈出,尤以胡相林、赵宗贵、张维先最为出名。据说张维先爱听戏,他把很多戏剧中的人物搬上了扑灰年画,如《也明招亲》、《黄鹤楼》、《李靖王》、《三娘教子》等。甄家屯有个李洪喜,是村里的绘画高手,据传《历代帝王图》是他创作的,现在这幅名画收藏在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棉花屯的石玉山是石家的第一代绘画艺人,他画的大褂子条《玩鸟图》等很受人们喜爱。这些技艺精湛的画师们不断认真研究探讨人们的心理追求和审美情趣,着重围绕展现幸福美满、长寿如意、山水名川等进行创作,使扑灰年画出现了空前繁荣发展的局面。
“刷刷刷,一溜栽花。大笔狂涂,描子勾拉。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花。”这首顺口溜,既说明了高密扑灰年画的风格特点,也道出了它的制作手段。“刷刷刷”自然是指扑灰年画创作的速度。民间画师为了追求效率,也为了销售的需要,在作画时恣意挥洒、不加雕琢的风格就表现出来了。“大笔狂涂,描子勾拉”是指扑灰年画的笔法。“大笔狂涂”是“意”的体现,“描子勾拉”是“工”的写照。扑灰年画被人们称作“民间写意画”的道理正在于此。“细心粉脸,眉眼巧画”是扑灰年画中的细微部分。在扑灰年画的人物作品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洁白的“粉脸”,即在脸的部位先粉出一个洁白的脸型,然后巧妙地勾画五官,再敷彩、涂明油,看上去富有弹性,透明细嫩,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这是其他民间年画所达不到的效果。“咸菜磕花”是为增强扑灰年画欣赏效果采取的一种制作手段,就是作品整体完成后,拿萝卜咸菜刻上图案,再蘸着颜色往“大笔狂涂”的服饰上磕,以打破画面的沉闷感,求得生动、变化。为了提高工效,增强画面效果,民间艺人们还创作了“鸳鸯笔”、“排线笔”和各种型号的“涮笔”,这些工具的分工也为形成扑灰年画“兼工带写”的风格提供了条件。
早期的扑灰年画以水墨为主,从清代道光年间开始逐步发展为以色代墨,并趋向艳丽的势头。起初扑灰年画的题材是灶王、财神,后来,逐渐转到用于布置美化房间的各种年画,内容也大多围绕中国的传统习俗。对中老年消费者而言大多是福寿有余、孝道为先之类,表现福寿有余的年画,画面上有手拄龙头拐杖、手捧大寿桃、脚踏祥云或骑仙鹿的老寿星,并有古松、仙鹤相衬,两边配以对联: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表现孝道的年画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二十四孝图”,这曾在高密民间风靡一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扑灰年画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但依旧是以表达喜庆为主,适用于民户节日张贴。像“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 “团扇美人”、“四季花屏”、“家堂”等都是扑灰年画的代表作品。扑灰年画的主要体裁有中堂、条屏、对联、窗旁、灶画、炕头画、供奉画、年历等,按题材分类主要有供奉家堂、文武财神、八仙、吉祥喜庆、故事戏曲、历史典故、风景花卉、历史人物等,堪称农村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
高密的扑灰年画根植于民间,源自于高密人民自古以来在信仰、习俗、禁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无不彰显着高密人民其神情灵动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但从光绪年间开始,扑灰年画进入“更年期”,出现衰老的征兆。二十世纪初虽有一度知名度兴盛,但那只是印刷销售上的繁荣,而在题材内容,艺术特点上却是陈陈相因失去了创新和活力。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现今印刷技术的发展,由于扑灰年画的制作特点使其无法脱离传统的手工扑拓、绘制技艺,因此制作周期长、产量有限的缺陷,无法与制版印刷的新年画竞争,致使扑灰年画业一顿陷入停滞、失传的境地。
有手工艺大师说:“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和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合适自己的身体。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到温暖。”高密扑灰年画作为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生存并打开新局面成为了新的难题。直到近些年,传统手工艺开始复兴并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高密的扑灰年画才迎来新的转机。2006年5月20日,高密扑灰年画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开始了新时期艺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探索之路。近年,扑灰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特别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相继成立了民间艺术研究中心、扑灰年画协会等组织。时至今日,我们走进山东高密,还可以一赏这被誉为“中国一绝”的独特年画品种。
于传统中探寻出路,不仅是高密的扑灰年画,更是当今处于低谷期的所有传统艺术正在探索的道路。作为千百年来民间文化精华的积淀,传统手工艺记载了祖辈们的心血与记忆,更是当今行走匆匆的我们赖以维系根基的一部分,而如何更好的传承它们则是我们后人应当思考并交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