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同席读书,同榻而眠。有一次,两人一起在园中锄草,在地上刨出一块金子。管宁见到金子与见到瓦砾没有什么区别,理都没理。华歆却捡起来看了看,又丢到一边。又有一次,两人正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街上传来车马喧嚣声,管宁照样读书,华歆跑出去看。管宁就将割断席子与华歆分开坐,对他说 :“你不是我的朋友。”
三国魏晋时期,人们十分重视人物的品评。《世说新语》更是以小见大,用某一件事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在这个故事中,华歆的形象比较负面。但是,如果我们脱离了《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客观地去看华歆,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华歆后来成为曹魏的司徒,位极人臣,为官清廉,虽官拜相国,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他的政治主张是重农非战,强调文教德化。由此,我们不得不怀疑,管宁的判断是否过于片面了。
华歆无疑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同时他又有着较高的道德操守。但是这并不是管宁的人生追求。管宁是管仲的后代,他一生布衣,辞去了汉、魏期间朝廷的多次征召,只在乡野中教书、讲礼、笃行,以教化民俗,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隐士。他们分道扬镳,不仅仅是理想抱负不同,还有价值观上的分歧。一个人对待世界的看法,都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中。
无论是否受到了管宁的影响,华歆的清廉都是值得称赞的,这是他坚守的道德底线。清廉十分难得,因为世间很多人并不具有这样的美德。跟大多数人相比,华歆是高尚的。但是对于管宁来说,清心寡欲是无需修持的日常,所以他对自己的朋友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其他人看来无伤大雅的小事,管宁却不能容忍,这就是他的精神洁癖。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应有内在的精神默契。如果朋友间不能有相对一致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态度,那终将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知己何其难得!在交友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宁缺毋滥的心态,保持清醒的自我,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真正的知己能够帮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委曲求全。君子和而不同,对于不同,可以宽容,绝不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