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行为世表,促进华夏统一的英雄
来源: | 作者:hke8e5f5 | 发布时间: 2018-05-10 | 2406 次浏览 | 分享到:
羊祜:行为世表,促进华夏统一的英雄

羊祜:行为世表,促进华夏统一的英雄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7-10-18 * 浏览 : 44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留下著名的《隆中对》,许多学者据此作为三国演义始于襄阳的历史依据。公元276年,西晋荆州都督羊祜在襄阳上晋武帝《请伐吴疏》。公元280年,羊祜逝世前推荐的继任者杜预,联手另一个羊祜推荐的益州都督王濬,以襄阳为战略基地,终结了三国演义,而羊祜一千多言的《请伐 吴书》,亦是三国演义终结于襄阳的历史依据。七十多年的三国鼎立,以襄阳为起点和终点,画出了一个历史大圆满。

羊祜是西晋时期极为重要但如今多少有些被忽略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出身魏晋名门,从 他起上溯九世,羊氏各代皆有人出仕二千石以上的官职,并且都以清廉德厚著称。其祖父羊续,曾任东汉南阳太守,有“悬鱼拒贿”的事迹,其外祖父乃是著名文学家蔡邕,姨母更是才女蔡文姬。名门之后的羊祜青年时期便以博学多才、善于写文、长于论辩而有盛名于世。

而立之年的羊祜加入司马氏集团,并逐渐上升为该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司马炎建五等爵制, 羊祜以功被封为巨平子,食邑六百户。晋代魏前夕,司马炎调羊祜为中领军,在皇宫当值,统领御林军,兼管内外政事。公元 266年,司马炎受禅称帝,建立西晋王朝,史称晋武帝。因为羊 祜有扶立之功,被进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进爵为郡公,食邑 三千户。羊祜怕引起贾充等权臣的妒嫉,辞让封公,只受侯爵,于是,由本爵钜平子进封为侯,设置郎中令,备设九官之职,并授给他的夫人印绶。

公元269年,司马炎除任命大将军卫瓘、司马伷分镇临淄、下邳,加强对孙吴的军事布置以 外,又特地调任羊祜为荆州诸军都督,并保留他散骑常侍、卫将军原官不变。当时,西晋和孙吴各有一个荆州,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西晋的荆州包括今天的陕西、河南的一小部分和湖北北部地区。吴国的荆州则有今天的湖北和湖南的大部分地区。晋吴间的边界线以荆州为最长,所以这里是灭吴战争的关键地区。

羊祜到任后,发现荆州的形势并不稳固,不但百姓的生活不够安定,就连戍兵的军粮也不充 足。于是,羊祜首先把精力放在开发荆州方面,他大量开办学校,兴办教育,安抚百姓,怀来远人,并与吴国人开诚相待,凡投降之人,去留可由自己决定。按当时的风俗,官长如果死在官署之中,后继者便说居地不吉,往往拆毁旧府,另行修建。羊祜认为,死生有命,不在居室,命令下属,一律禁止。在当时,荆州边境常被骚扰,百姓不得安宁,羊祜巧用计谋使吴国撤销了边城守备。然后他又把军队分作两半,一半执行巡逻戍守的军事任务,一半垦田。当年,全军共垦田八百余顷。羊祜刚来时,军队连一百天的粮食都没有,到后来,粮食积蓄可用十年。羊祜的这些措施迅速地安定了荆州的社会秩序,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晋武帝为表彰他的功绩,下令取消江北所有的都督建置,授予羊祜南中郎将的职务,负责指挥汉东江夏地区的全部军队。不久,羊祜又被加封为车骑将军,并受到开府如三司之仪的特殊待遇。羊祜上表固辞。但朝廷未同意他的辞让。这一年,羊祜四十九岁。

公元272年,西陵之战晋军战败。西陵失利后,羊祜总结教训认识到 :吴国的国势虽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荆州尚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军事,平吴战争不宜操之过急。于是,他采取军事蚕食和提倡信义的两面策略,以积蓄实力,瓦解对方,寻找灭吴的合适时机。鉴于历史上孟献子经营武牢而郑人畏惧,晏弱筑城东阳而莱子降服的经验,羊祜挥兵挺进,占据了荆州以东的战略要地,先后建立五座城池。并以此为依托,占据肥沃土地,夺取吴人资财。于是,石城以西均晋国占有,吴人来降者源源不绝。羊祜于是实施怀柔、攻心之计。在荆州边界,羊祜对吴国的百姓与军队讲究信义,每次和吴人交战,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再说。有部下在边界抓到吴军两位将领的孩子。羊祜知道后,马上命令将孩子送回。后来,吴将夏详、邵颉等前来归降,那两位少年的父亲也率其部属一起来降。吴将陈尚、潘景进犯,羊祜将二人追杀,然后,嘉赏他们死节而厚礼殡殓。两家子弟前来迎丧,羊祜以礼送还。吴将邓香进犯夏口,羊祜悬赏将他活捉,抓来后,又把他放回,邓香感恩,率其部属归降。

羊祜的部队行军路过吴国边境,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要根据收割数量用绢偿还。打猎的时候,羊祜约束部下,不许超越边界线。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兵获得,他都送还对方。羊祜这些作法,使吴人心悦诚服,十分尊重他,不称呼他的名字,只称“羊公”。 对于羊祜的这些作法,当时的吴国守城将领陆抗心中很清楚,所以常告诫将士们说 :“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还称赞羊祜的德行度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有一次陆抗生病,向羊祜求药,羊祜马上派人把药送过来,并说:“这是我最近自己配制的药,还未服,听说您病了,就先送给您吃。”吴将怕其中有诈,劝陆抗勿服,陆抗不疑,并说 :“羊祜岂鸩人者”!仰而服下。当时人都说,这可能是春秋时华元、子反重见了。 吴主孙皓听到陆抗在边境的做法,很不理解 ;就派人斥责他。陆抗回答 :“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孙皓无言以对。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晋吴两国的荆州边线处于和平状态。

公元276年十月,晋武帝改封羊祜为征南大将军,恢复其贬降前的一切职权,开府仪同三司,可以自行辟召僚佐。当初羊祜便认为,要想伐吴,必须凭借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在当时吴国有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羊祜听后,说 :“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此时正逢益州刺史王濬被征召任大司农,羊祜发现王濬的才能可当重任,而王濬的小字又是 “阿童”,正应了童谣之言。而当时在西晋朝廷内部, 王濬是个有争议的人物。羊祜极力肯定王濬的军事才能,主张济其所欲,充分发挥他的才能。羊祜本人也命令部将缮甲训卒,广为戎备。经过七年的练兵和各项物质准备,荆州边界的晋军实力远远超过了吴军,而两年前吴军主帅陆抗病死,吴国境内又因为吴主孙皓的高压统治使各种矛盾日益激化。这表明晋灭吴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羊祜不失时机的上疏请求伐吴,此疏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请伐吴疏》。

奏疏得到了司马炎的肯定,却遭到了朝内其他大臣的反对,权臣贾充、荀勖、冯紞等人的态 度尤为激烈。他们提出西北地区的鲜卑未定,不应该两线作战。只有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 张华等少数人赞同。恰逢晋军在秦、凉屡有败绩,羊祜遂再次上表 “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但还是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祜叹曰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公元277年,晋武帝下诏封羊祜为南城侯,设置相的官职,与郡公同级。羊祜坚辞不受,帝 许之。羊祜每逢晋升,都十分诚恳的退让,因此名德远播,朝野尊仰,都以为他应该居于宰辅之位。晋武帝当时正有兼并之志,要依仗羊祜来主持东南的局面,所以搁置了请他入相之议。公元 278年八月,羊祜染病,请求入朝。返回洛阳正逢景献皇后羊徽瑜去世,羊祜十分悲痛,病情更加严重。晋武帝下诏,命他抱病入见,并让他乘坐辇车上殿,不必跪拜,备受优礼。羊祜则再一次向司马炎陈述了伐吴的主张。 后来羊祜病重不能入朝,晋武帝专门派中书令张华前去咨询方略,并要求羊祜带病伐吴,羊祜婉言拒绝。同年十一月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岁,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羊祜去世后,举国皆哀。晋武帝亲着丧服痛哭,时值寒冬,武帝的泪水流到鬓须上都结成了 冰,追赠羊祜为侍中、太傅,持节如故。荆州百姓在集市听闻羊祜的死讯,罢市痛哭,街巷悲声相属,连绵不断 ;吴国守边将士也为之落泪。可惜羊祜无子,以兄发子篇奉祜嗣。荆州人为了避羊祜的名讳,把房屋的“户”都 改叫为“门”,另把户曹也改为辞曹。羊祜的仁德流芳后世,百姓为纪念他,特地在羊祜生前喜欢游息之地岘山建庙立碑,原名为晋征南大将军羊公祜之碑,简称“羊公碑”。此后每逢时节,周围的百姓都会祭拜他,睹碑生情, 莫不流泪,羊祜的继任者、西 晋名臣杜预因此把它称作“堕泪 碑”。

羊祜死后二年,杜预按羊祜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灭吴,完成了统一大业,当满朝文武欢聚庆 贺的时候,武帝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此羊太傅之功也!”。羊祜生前有很多著述,有名的有《晋书·羊祜传》记载的《老子传》和《请伐吴疏》,另外他还受命修撰《晋礼》、《晋律》,对晋朝典制创立多有贡献。晋灭吴的战争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使中国重归一统。羊祜虽然没有亲自参加这次战争,但他为规划、准备这场战争作出了不可 磨灭的贡献。如今,堕泪碑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在襄阳的大地上,还有羊祜山、羊祜汊、羊祜汊市、东羊祜汊、羊桥村、桥上村等,襄阳百姓用实际行动铭记着这位力促华夏统一的英雄。